莎莎化妆品连锁店,香港分店几乎一到周末就被自由行旅客挤爆。“听演唱会又好,看书展也罢,去香港,无论你目的地是哪,临走前总要去莎莎报到!”要是你一不小心在朋友圈说漏了嘴,朋友同事的化妆品购买清单就会塞爆你的邮箱。但广州时尚天河和珠江新城花城汇的莎莎店,却显得相对“冷清”。在精明粉丝们看来,广州莎莎有点“水土不服”。
香港莎莎买个香水套装都赚回车费
据统计,全香港共有近100家莎莎分店,覆盖游客胜地的所有的角落。大多数的莎莎分店集中在铜锣湾和油尖旺商圈,全港三分之一的莎莎分店都在油尖旺,在旺角就有十多间。在这些地区的莎莎里,顾客90%都是自由行旅客。“街角有一家,街尾还有一家,转个弯又看到一家,让我觉得如果哪趟香港之行不进去扫点货,就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遗憾。”不得不说,香港莎莎的价钱和内地各大化妆品专柜相比真的只能用“抵到笑”来形容。每月前往香港扫货的白领Amy举例,“有一款鱼子紧致眼霜在广州专柜卖近1600元,但在香港莎莎折合人民币才800元。”另外有一款范思哲的香水,在广州单买都要900元一瓶,在香港莎莎450元就能买到套装,“买一套就抵掉来回车费。”
广州莎莎内地市场业绩仍在亏损中
反观广州,尤其是刚开张一年左右的莎莎花城汇店,即使在周末也有不少时段没生意。只有冷气十足的店面和笑脸相迎的店员常常会让熟客们产生恍惚,这里还是莎莎吗?莎莎不是应该吵吵闹闹,拥挤外加价钱便宜吗?
莎莎在内地的发展与香港截然不同,自2011年12月进驻广州后,目前只有两间分店。据2012年年报显示莎莎业绩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市场的增长,而中国内地市场业绩仍在亏损中。很多人质疑莎莎内地发展是否“水土不服”?
“莎莎在香港是Sale再Sale,因为有价格优势,里面70%以上销售来自内地消费者,每日出单量大。”莎莎中国区副总裁兼总经理黄令恒受访时坦言,内地的店铺无法拥有价格、产品线的优势,需要另辟新路,“在内地我们目的不仅仅是盈利,而是投入更多,希望打造服务与特色。”尽管客观条件不如香港优渥,但莎莎仍看好广州市场,并在筹备在客流更旺的地方开第三家分店。
而目前广州化妆品连锁市场分几大类:一类为莎莎、卓悦这样的港资化妆品连锁店;其二是外资连锁店,如丝芙兰;再次是本土店,如千色店及娇兰佳人等,最后一类就是屈臣氏、万宁这样的个人用品店。目前未见哪一间连锁店有特别的规模优势。
■资深传媒人、大学讲师卉芸
港女在莎莎买什么
那些年,莎莎和卓悦刚开业,港女为之疯狂。以往化妆品是高价货,光顾过程煞有介事,要到专门店由浓妆艳抹的化妆小姐为你推介,拘谨又压迫。莎莎却模仿日本街坊药房模式,气氛自由得像超市,你在店里溜达多久,免费试用sample也没人骚扰。路经店面,你会看到平日仪态高贵的港女们,失仪地又摷又抹又涂,和逛女人街一样热闹。
内地旅客多买欧美大牌子。港女却专搜异国冷门小物,比如:
1.大品牌护肤品的“货版”:与其花千元买一支欧美品牌护肤液,不如先买一支迷你货版试用。未有莎莎前,要大手买某品牌才获得的赠品,现在数十元有交易。
2.洗面绿豆粉:台湾制,38港元。最初在尖沙咀另一港女蒲点——龙城药房出现。
3.眉粉:台湾制,30港元。郑秀文也说过,不化妆也要画眉。我的亲身经历:数百元的美国进口眉粉竟不及30元的效果好。
近年香港莎莎被旅客挤爆,在店内挑货变成痛苦多于快乐。当你看到收款机前长长人龙,光看购物篮也可分辨是港女还是游客:篮子里放满名牌货品,数千元埋单的一定是旅客;而那个夹在中间,拿着一支38元眉笔在排队、一脸苦恼的女子,应该是我。
■香港资深娱记村上春丽
托女人服务
女人爱莎莎,喜欢它商品够多够集中,一站买齐所有东西。化妆品同糖果一样,都是女人毒药,欲望大过天。女人试化妆品的样子,好像掉进了粉盒一样,一看就知她们投入。香港莎莎成功之处是够大够多,无论品牌还是数量,一万几千元一件护肤品这里有,“一蚊鸡”一支唇膏也有,真懂得做女人生意!
男人就更爱莎莎了,何解?一个女性,无论年纪大小,只要进莎莎随随便便兜个圈都要一两小时,同一种颜色的指甲油都可以试足9个品牌,试完拍拍屁股走人都不会有人说你。所以男人就爽了,皆因这个地方可以安顿老婆、女朋友,起码让她们消磨一段长时间,男人也不用硬陪。男人可以大条道理“闪”去隔壁看手机和影音产品,这种比托儿服务更伟大的“托女人服务”,怎么会不受男士欢迎呢?
近年,香港莎莎每间分店都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香港OL开始转战其他化妆品卖场。坦白讲,虽然是挤,但我还是很享受中门大开、强劲冷气、芬芳怡人的莎莎地铺,看到店内每一个女人都很专注地经营美丽,“男人都饮得杯落”!